活动目标: 1、通过幽默画(最后一个苹果),鼓励幼儿想想、说说、笑笑,体验诙谐的情节,培养幽默的生活态度。 2、鼓励幼儿尝试用不同的幽默语言表达自己对画面的理解和感受。 3、引导幼儿从画面的理解讲述中悟出坚持到底就能完成任务的道理。 活动准备: 《父与子》的系列图片、课件、苹果树、父与子的漫画书 一、谈话导入 1、教师出示苹果树 师:这是什么树?树上有几个苹果? 2师:你们瞧,这个苹果又大又圆你们想吃吗?老师这有两个人他们也想吃这个苹果,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 3 教师出示两个纸偶,引导幼儿猜一猜他们想得到苹果办法。 二、看图讲述 1、师:小朋友的办法真多真好!那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父子俩有没有想到这么好的办法。 2、出示第一幅图:这幅画中你看到了什么? 师:我觉得父亲的动作好像很有趣,老师来学一学,你们帮老师看一看做得对不对。 教师扮演这棵苹果树,引导幼儿模仿父亲的动作吃力的摇树。 师:父亲也是这样用力的摇树的,你们觉得他能够得到这个苹果吗?结果会是你们想得那样吗?那我们继续往下看。 3、出示第二幅图 提问:儿子手里拿着什么东西?他看着父亲满头大汗,也开始动脑筋想办法了。 那儿子会想出什么好办法呢? 4、出示第三幅图 师:没拿到苹果,父亲很不甘心,父亲又有了什么办法了?
查看更多>>>02
活动设计背景
房子为什么要有门有窗有墙壁?造房子要用什么材料,需要哪几道工序?不同的房子又有哪些不同的功能?以前的房子和现在的房子有什么不一样?未来的房屋又会怎么样?这些问题令孩子兴奋。再说我们这些孩子都是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对房子的建造接触的比较多。因此,我设计了以下的活动内容。
活动目标
1、了解房子的基本特征,巩固幼儿对房子的认识。
2、幼儿尝试动手操作,装饰、设计房子。
3、体验创造、装饰房子的乐趣和成功感。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5、探索与实验,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幼儿认识各种各样的房子。
教学难点:动手设计、装饰房子。
活动准备
1、活动室周围布置各种各样的房子。
2、大房子、搞房子、鸟窝、蘑菇房子等图片,以及若干动物标记。
活动过程:
一、 游戏活动:给小动物搬家
1、教师:小动物要搬家了,它们来到了动物新村,可它们不知道住在哪幢房子里,你能不能帮它们找一找?
2、为什么你帮大象找座大房子?(因为大象很大、很胖,所以找座大房子)
3、为什么你帮长颈鹿找座高房子呢?(因为长颈鹿很高,脖子很长,所以找座高房子)
4、为什么你帮小鸟找了树上的鸟窝呢?教案来.自:(因为小鸟喜欢住在树上,鸟窝就是它的房子,所以找座树上的房子)
5、为什么你帮小白兔找座蘑菇房子呢?(因为小白兔喜欢吃蘑菇,所以帮它找座蘑菇房子)
二、 介绍人类房子
1、教师:各种小动物住在各种各样的房子里,人也有各种各样的房子。那么,人最早时候住的房子是什么样的?
2、引导幼儿说出最早的房子。幼儿自由回答各种房子,教师按房子的发展顺序进行排列,通过观察说出最早的房子是山洞。
3、教师:在我国各地有许多很有特色的房子,你能说出它的名称吗?出示地图,把各种房子贴在相应的地图上。
三、 谈话活动
激发幼儿想象,设计未来的房子。
教师:刚才我们认识的房子真美呀!你想设计一座什么样的房子?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四、 幼儿动手操作、设计、装饰房子
把全班幼儿分五组进行操作,(可让幼儿自由选择材料,自由分组。)教师进行指导。
第一组:橡皮泥
第二组:画房子、剪贴
第三组:装饰大纸箱
第四组:装饰木房子
第五组:装饰帐篷
五、 活动延伸
让幼儿在做好的房子里开展自主活动。
查看更多>>>03
这篇《大班语言教案:小房子》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小房子》是由美国作家维吉尼亚·李·伯顿在六十多年前创作的故事,它从“小房子”的视角讲述了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给自然环境带来的巨大变化以及消极影响,从而引发我们思考,当城市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变得越来越美时,我们该怎样看待身边那些象征过去的“小房子”呢?随着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日益临近,我们通过开展一系列有关“我们的城市”的主题活动,让幼儿了解“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主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选择和幼儿一起欣赏《小房子》的故事,带着幼儿一起去体会,并不是只有摩登的高楼大厦代表着城市的美,那些老建筑同样呈现出城市的另一种风貌。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故事内容,体会现代城市建设带来的变化,产生爱家乡的美好情感。 2.感受生活中一些老建筑的独特风貌,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 活动过程 环节一:讲述故事 1.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本很好看的书——《小房子》,你们看这是一幢什么样的小房子?(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小房子,发现小房子的特别之处以及微笑的表情,与故事后面小房子的表情变化形成鲜明对比。) 2.师:小房子身边的朋友越来越多,小房子很好奇,它不知道城市是什么样的,我们来告诉小房子,城市是什么样的。 3.小结:城市有高楼、街心花园、霓虹灯……城市这么繁华,难怪小房子要对城市感到好奇了。 (此环节通过讲述故事,让幼儿自由表达,感受城市生活的一些特征,引导幼儿充分感受城市化进程带来的便捷,教师及时进行归纳小结,以帮助幼儿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环节二:引出问题 1.师:现在这里有了漂亮的霓虹灯、宽阔的马路、恬静的街心花园、摩登的高楼大厦,出门就能坐公交、乘地铁,非常方便。可是,小房子却不开心,为什么?(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中小房子的表情,关注城市中的噪音、空气污染等问题。) 2.师:小房子那么破了,已经没有人住了,有人提议将小房子拆掉,但也有些人不同意拆,你们的意见呢? (此环节旨在引出问题——到底拆还是不拆小房子,幼儿以小组辩论的形式展开讨论,各自阐述自己的理由。) 环节三:迁移经验 1.观看ppt 师:你们说的都很有道理,到底拆不拆小房子,你们先别着急下结论,让我们来看一看身边的那些小房子或者老房子。(ppt中呈现的老建筑分别为
查看更多>>>04
大班语言教案:父与子“照镜子”
活动目标: 1、阅读漫画作品“照镜子”,体验漫画故事的诙谐有趣。 2、在猜测中想象出乎意料的结局。
活动准备: 《父与子》系列漫画,“照镜子”多媒体课件或大图书。
活动过程: 一、忆趣激趣 1、出示《父与子》封面画:认识他们吗? 2、还记得在“父与子”身上发生过什么有趣的故事吗? 3、幼儿回忆曾经看过的《父与子》漫画内容。
二、设疑引思 今天这对父子俩会遇到什么事情?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1、音响效果“敲碎镜子的声音”,发生了什么事情? 2、观察画面(1)产生联想:一天,儿子刚准备打曲棍球,没想到把爸爸心爱的镜子打碎了,爸爸要打儿子的屁股了。
三、推波助澜 1、议论:儿子该怎么办呢? 2、观察画面(2):现在儿子在干什么?为什么要把镜子全打掉?他想出了什么妙招? 3、观察画面(3):儿子究竟想出什么好办法?为什么要画爸爸?儿子画完爸爸的像以后觉得怎样?他在干什么?
四、真相大白 1、爸爸果然不出儿子所料,回家就来照镜子。 2、观察画面(4):儿子的妙计有没有被爸爸识破呢?怎么会识破的? 3、学学爸爸面对镜中人物从不经意到大吃一惊到火冒三丈的表情变化。
五、联想 1、这个毛手毛脚的儿子又闯祸了。他还自作聪明地想了个办法,以为万无一失,没想到一下子就露了馅。 2、如果你是儿子,你有什么让爸爸没法猜到的办法吗?
查看更多>>>05
这篇《大班数学教案:花儿与夹子》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大班数学教案:花儿与夹子
产生背景: 游戏,是幼儿最爱的活动;动手操作,是幼儿最愿意干得事。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游戏、动手操作的恰当运用,将会收到不同凡响的效果。我班幼儿对于自己身边的事物特别关注,总愿意把自己觉得新奇的事物与大家一起讨论、分享。生活中的夹子,也是孩子们关注的物体,在收集的过程中,孩子们把自己收集的夹子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从中发现了我们身边的夹子千姿百态、各有所用。在整个活动中,我主要采用了游戏、动手操作的方法,配上色彩绚丽的花儿图卡、形象地故事情节,让幼儿在感受美的同时来达到我的教学目标,使整个过程紧紧相扣、环环相连。
活动目标: ⒈正确感知10以内的数量,理解数的实际意义,复习9以内的加减。 ⒉探索有规律地排序,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⒊通过“玩夹子”游戏,激发幼儿对感知、分类、排序活动的兴趣,使幼儿能关注生活中的一些数学现象,感受其中的奥秘。
活动准备: 各种夹子若干、花蕊图卡若干、动物卡人手一份(动物卡上面分别贴有9以内的加减算式),规律图表卡、数字卡一套。
活动过程: 一、观察夹子,说说夹子的不同特征。 二、玩夹子游戏,正确感知10以内的数量,理解数的实际意义。 游戏:花儿变变变。(看算式,算得数,夹夹子。)教师任意出示一个10以内的加减,幼儿按得数在花蕊图卡上夹相同数量的夹子宝宝。 三、给夹子排队,探索有规律地排序。 ⒈幼儿自由给夹子宝宝排队,感受探索的乐趣。 ⒉请幼儿按要求给夹子宝宝有规律的排队,并说一说是按什么规律给夹子宝宝排序的。 四、幼儿游戏,复习9以内的加减,练习分类、按数排序。
查看更多>>>06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不同形状的房子,感知房子有高有低;有尖有圆等不同的形状。 2、让孩子学习如何观察事物顺序的方法。 3、发展幼儿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活动准备】 1、图片素材:木头房,砖房,茅屋。 2、幼儿用画纸,蜡笔。 【活动过程】 一、动物声音,引起兴趣。 1.播放声音:鸭子,小鸡。 师:小朋友,你们听一听谁来了? 小鸡,小鸭要来我们这里做客,它们想在我们这里住一段时间, 可是还没有住的地方呢,怎么办呢? 2.启发幼儿想办法 二、让幼儿观察楼房。 你们看看这几幢房子,我们帮它一起来选择,好吗? 1.出示图片:木头房 你们看,这是什么样子的房子? (让幼儿自由讨论) 教师引导幼儿从各方位去观察楼房的形状。 小结:这座房子是木头房,矮矮的,房顶是三角形的。 2.出示图片:茅草房 你们看,这是什么样的房子?房顶是什么形状的? (让幼儿自由讨论)。 3.出示图片:砖房 你们看,这座房子是什么样的? (让幼儿自由讨论,知道这是独立的) 4.引导幼儿观察特别的建筑与房子的区别,说出自己心中认为最漂亮的房子是怎样的? 5.你想为小动物设计一座什么样的房子呢? 鼓励幼儿大胆开展想象。 6.幼儿设计,绘画漂亮的房子,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及时表扬有进步和有创意的幼儿,并激发其他幼儿的积极性。 三、展示幼儿作品,教师进行综合评价。 组织幼儿布置房展,相互交流,帮助小动物选出最漂亮的房子。
查看更多>>>07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房子
主题生成:幼儿在参观幼儿园附近的生活小区时,看见很多房子在装修,提出了很多问题房子是怎样建成的?房子外面白颜色的是什么?是谁在建房子于是我们开始进行房子的探究活动。
目标:了解房子的基本构造及建筑风格,让幼儿发挥想象,大胆的设计未来的房子。
活动一:谈话 师:小朋友你们见过哪些房子?它们是什么样的? 幼儿的谈话记录: 我看见的房子是三角形的。 有的房子是半圆形、方形的。 我见房子在水上。 半圆形的房子、三角形的房子只有一层,因为站不稳。平顶的房子才有楼上。 房子的上面可以放一个钟,告诉大家时间。 房子的玻璃有很多种颜色。 有的房子高高的,上面有天台。 地王大厦上有两个长长的东西。 有的楼顶上有报警器。
活动二:幼儿对房子的疑问 师:你们想知道房子的哪些事情? 幼儿的谈话记录 房子为什么不会倒 为什么房子有烟囱? 为什么船上有房子? 有像导弹的房子吗? 为什么有的房子上面有灯,一闪一闪的? 为什么房子是直直的? 涂在房子墙上黑黑的东西是什么? 为什么房子有楼顶? 为什么房子会变旧? 房子上白色的东西是
查看更多>>>08
活动目标: 1、熟悉故事内容并能复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2、尝试用语言、表情、动作来表现故事中人物、动物的形象特征。 3、能主动、大胆参加活动,体验与同伴共同表演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表演道具:房子、动物头饰等 2、桌面教具:故事场景、动物桌面教具等 3、音乐:快乐、舒缓
活动过程: 一、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陈老师的故事会开幕了,今天故事的名字叫《金色的房子》,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二、欣赏,理解故事内容 1、欣赏故事第一部分,学习对话教师:这么美丽的房子里住着谁?来了哪些小动物,他们是怎么说的? 教师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表述小姑娘与小动物的对话,并能用各种动作、表情来表现小动物的特征。 2、欣赏故事第二部分,感受小姑娘的心情变化。 教师:小动物看到这么漂亮的房子,都想进去玩,小姑娘会同意小伙伴的请求吗?为什么? 教师操作桌面教具讲述故事,并运用提问、对话表演等方式,帮助幼儿了解小姑娘态度转变的原因。 3、欣赏故事第三部分,体验分享的快乐。 教师:小动物们玩的很开心,小姑娘会这么做呢?小动物愿意吗?为什么? 教师鼓励幼儿大胆表述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教师讲述故事结局 三、完整欣赏故事。 完整欣赏故事,进一步加深对故事主题的理解 四、故事表演 1、介绍表演道具 2、讲解表演要求 3、角色扮演 4、评选最佳小演员
活动延伸: 1、小剧场进行故事表演 2、语言区进行故事复述 3、棋类区进行故事棋制作。
查看更多>>>09
活动目标:
1. 引导幼儿根据观察和想像设计有趣的房子。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像力、创造力。
3. 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4. 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 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活动准备:
1.和幼儿人数相等的16开白纸、水彩笔。
2.请4个小朋友扮演小兔、小狗、大象、长颈鹿。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激起幼儿兴趣,引出课题房子
1.老师:小朋友,你们看,哪些小动物到我们班来做客了
幼儿:小兔、小狗、大象、长颈鹿
2.老师:咦,你们到我们班来有什么事吗?
小兔、小狗、大象、长颈鹿一起说:现在天气越来越冷了,我们的房子又破又旧了,想请小朋友帮助我们设计一幢漂亮的新房子,你们愿不意愿意啊?
二、引导幼儿讲述房子特征
1. 老师:小动物们,你们都喜欢什么样的房子呢?
四个小动物一个个站起来说:
小兔:小朋友,你们知道我最喜欢吃什么吗?你们就用我吃的东西做房子吧。
小狗:我最喜欢闻香味了,我想有一栋能发出香味的房子。
大象:我最喜欢去旅行,我想带上一座跟我去旅行的房子。
长颈鹿:我最喜欢高高的房子。
2. 老师:小朋友,你们听清楚小动物的要求吗?它们要的房子可不一样,小动物们你们也别着急啊,我们班的小朋友可热心了,都会帮助你们设计房子的,你们先到旁边休息一下吧。!.来源:提问:刚才,小动物们要我们做什么呀?(设计房子)小朋友见过什么样的房子。(高高的、矮矮的)他们的屋顶有什么不一样(尖、圆顶、斜顶)房子上还有什么(门和窗)门和窗是什么样子的?(方、圆、半圆)小朋友见过这么多的房子,可是小动物的房子都是有要求的,小兔子,用它最喜欢吃的东西做房子,小朋友想一想它最喜欢吃什么(蘑菇等)用这些东西给它设计房子吧。
(用同样的提问方法引导幼儿说出:小兔、小狗、大象、长颈鹿要设计的房子)
三、幼儿绘画,教师巡回辅导,并引导幼儿用直线、曲线、波浪线、或者用大面积的色块装饰房子。
四、请一两个能力强的幼儿来说一说设计的房子。
五、请全班的小朋友互相说一说设计的房子。
六、请全班的小朋友分组把设计的房子送给喜欢的小动物。
查看更多>>>10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家的喜爱和对美的感受能力。
2、幼儿能用纸折好房子,粘贴在纸上,并添画出花、草、树等其他物体。
3、通过折房子让幼儿知道房子的结构,有屋顶、墙面、门、窗。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重难点
重点:学习用正方形的纸折房子。
难点:折出房子两边的尖角,并能发挥想象添画景物。
活动准备
1、正方形彩纸每人一张、胶棒每人一支(26张),水彩笔、油画棒若干支,装笔小筐六个。
2、折好的房子一个,二幅完整的折、贴、添加景物的画,(一块黑板,一块布、六块磁铁,课前将范画贴好}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激发幼儿兴趣:
1、老师用神秘的表情和语气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今天园长妈妈用纸折了一个礼物要送给我们30班的小朋友,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
2、请小朋友看看这像什么?(老师出示折好的一间房子,引起幼儿的兴趣)。!.来源:屈老.师教案网!这个房子就是园长妈妈的家,好看吗?那么你们想不想也折一个小房子,当作自己的家呢?
3、瞧,这是园长妈妈的家,漂亮吗?(出示范画给幼儿欣赏折、贴、画自己的家)。园长妈妈画了些什么呢?(幼儿边看边说)你们想不想也把自己的家画出来呢?
4、现在我先来教小朋友折一个房子,变成自己的家好吗?等一会小朋友再把自己的家添画上美丽的风景好吗?
二、讲解示范:
1、先用正方形纸折出小房子。(教师讲解示范,幼儿跟折)
把正方形纸边对边对齐折;再横着对折后打开,折出中心线;把两边的纸向中心线折;用手指伸进去折出房子两边的尖角。
2、我们把折好的小房子在反面用胶棒涂抹,贴在纸上,然后再请小朋友添画自己家小区的风景,比比谁的家最美丽。
三、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1、提醒幼儿先折好房子,再将折好的房子粘贴在纸上,然后添画各种风景和物体。
2、鼓励幼儿大胆涂色,使画面色彩鲜艳。
四、讲评:幼儿互相参观,说说谁的家最漂亮。
查看更多>>>范文资讯网大班教案人与房子栏目为各位老师提供优质的大班教案人与房子,2023大班教案人与房子等,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