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目标:
尝试用微笑等体态语言与人交往,会用语言来描述自己愉快的交往经历。
分享微笑给朋友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事先拍好的照片、幻灯片、空白的圆形卡片、蜡笔等
活动过程:
一、体验生活中的快乐,感受微笑
1、引导幼儿笑眯眯的对老师打招呼导语:怎样对老师打招呼,老师会很开心?(笑眯眯)老师看到小朋友都笑眯眯的,很开心,我也会很高兴的.
出示几组微笑的图片:看看朋友怎么了?他们为什么那么开心啊?(引导幼儿讲讲可能发生什么事情让图片上的朋友开心的笑)帮助别人的人会开心,被别人帮助的人也会开心
二、进一步体验,感受微笑能够带给他人快乐
1、出示小蜗牛的图片,提问:小蜗牛为什么微笑呢?
2、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进一步体验微笑的魅力;提问:为什么森林里的朋友说:小蜗牛真了不起?
小蜗牛为什么要微笑呢?
出示各行各业人员的微笑的图片,感知不同职业的人都有自己的微笑。
小结:其实啊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充满了开心,快乐的事情,生活中处处有微笑。看到别人微笑你有什么感觉?
小结:你开心所以我开心,你快乐所以我快乐!
三、制作微笑卡,传播微笑原来微笑的力量那么大,既能给朋友带来快乐,而且能够让自己变漂亮、心情也很好,还可以交到很多新朋友。我们也来学学小蜗牛,把自己的微笑画在卡片上,做张微笑卡送给别人好吗?
【教学目标】
1、掌握故事内容,理解迟到的根本原因。
2、能大胆、多元、有逻辑的讲述作为小学生会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3、体验归咎于别人与改正自我两种态度及行为的不同结果。
知识点:
1、把迟到的原因归咎与别人:嘟嘟总是迟到,可他把原因归咎于妈妈骑自行车太慢,爸爸喊我太晚了,闹钟的声音太轻了,结果同学们都笑他。
把迟到的原因归咎与自己:自己早点起来,动作快一点。就不再迟到了。
2、大胆、多元、有逻辑性的讲述自身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例:我也会迟到,以后我会快快的穿衣服,这样就不能迟到了。
以后我会早早的睡觉,也不会迟到了。
【教学准备】
(1)物质准备
ppT一:
家长的画面:爸爸叫他起床(妈妈煮好饭,叫皮皮吃饭)(闹钟响了)。孩子的画面:穿衣服时慢吞吞,一边玩一边穿(皮皮吃饭时左看看右看看,摸摸玩具,慢吞吞的吃饭)(皮皮不起床,蒙上头继续睡)。结果:迟到,小朋友都在上课(小朋友捂着嘴巴笑)。
ppT二:
家长的画面:爸爸叫他起床(妈妈煮好饭,叫皮皮吃饭)(闹钟响了)。孩子的画面:穿衣服速度很快(皮皮吃饭时专注,没有东张西望)(皮皮很快的起床)。结果:不迟到,小朋友都在操场上游戏。
课件《总是迟到的嘟嘟》
(2)知识准备前期了解作为小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
(3)场地准备座位坐成U字型。
【教学过程】
(一)通过出示ppT皮皮上学了,引起幼儿今天早上,小学生皮皮在上学的过程中和他的爸爸妈妈发生了一些奇怪的事情,到底是什么事情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课件吧!(播放课件1)
(二)通过欣赏课件,掌握故事内容,理解不要把迟到的原因归咎与别人的道理
1、通过欣赏ppT,将难点进行前置。
(1)通过欣赏课件1、初步了解迟到的原因谁愿意说一说故事中皮皮和他的爸爸、妈妈发生了什么事情,结果怎样?
爸爸叫他起床。皮皮穿衣服时慢吞吞,一边玩一边穿妈妈煮好饭,叫皮皮吃饭。皮皮吃饭时左看看右看看,摸摸玩具,慢吞吞的吃饭闹钟响了:皮皮不起床,蒙上头继续睡。
结果皮皮迟到了。
请小朋友完整的说一说,皮皮迟到的原因是什么?
穿衣服时慢吞吞,一边玩一边穿吃饭时左看看右看看,摸摸玩具,慢吞吞的吃饭闹钟响了:皮皮不起床,蒙上头继续睡。
(2)通过欣赏课件2,初步了解不迟到的原因后来,老师告诉皮皮一些不会迟到的好办法,到底是什么办法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播放课件2)谁愿意老师告诉了皮皮什么好办法?结果怎样?
爸爸叫他起床:快速的穿衣服,有顺序的穿衣服。
妈妈煮好饭,叫皮皮吃饭:皮皮低头专心的吃饭,认真的吃饭闹钟响了:皮皮赶快起床,也不磨蹭结果皮皮没迟到。
请小朋友完整的说一说,皮皮没有迟到的原因是什么?
快速的穿衣服,有顺序的穿衣服。
皮皮低头专心的吃饭,认真的吃饭皮皮赶快起床,也不磨蹭
(3)通过对比活动,明白迟到的原因是因为自身的原因。
请小朋友比一比这两个故事,你发现了皮皮迟到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自己的行为改变了。
2、通过欣赏课件,了解故事内容,理解不把迟到的原因归咎与别人的道理。
小朋友都知道了皮皮迟到的原因,皮皮还有一个好朋友嘟嘟,他是不是也经常迟到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播放课件)
(1)初步整体欣赏故事,了解故事的内容
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故事中都有谁?
故事中发生了什么事情?
(2)分段欣赏故事,了解迟到和不迟到的原因现在我们来听一听故事的第一段,听完以后小朋友告诉我:嘟嘟迟到的原因是什么?
嘟嘟认为是什么事情导致他上学迟到了?
现在我们来听一听第二段,听完以后小朋友告诉我:后来嘟嘟迟到了吗?为什么没迟到?
(3)整体欣赏故事,理解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
现在我们再来完整的听一遍故事,听完以后小朋友告诉我:通过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遇到问题时我们要从自身找原因,不要总是怪别人。
(三)能大胆、多元、有逻辑性的讲述自身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再过几个月小朋友也要进入到小学,做一名小学生了,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不迟到?请小朋友互相说一说!
谁愿意来说一说做一名小学生了,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不迟到?
早睡早起、不睡懒觉、不赖床穿衣服动作快一点,有秩序的穿衣服早上专心的吃饭晚上收拾好书包2、通过讲述活动,了解作为一个小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还会遇到哪些问题?怎么解决?请小朋友互相说一说!
(1)作业、书包忘记拿:晚上自己把书包收拾好,不要让爸爸妈妈收拾了
(2)和好朋友打架: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是不死自己做错了
(3)考试考不好:是不是上课没认真听讲,老师讲的没听懂。
(4)遇到不会做的题目:开动脑筋想问题。
(四)延伸小朋友刚才学会了故事,等会区域的时候请小朋友把这个表演出来,请小朋友互相讨论一下互相讨论一下,下课时把讨论的结果告诉我!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是一个社会活动《总是迟到的嘟嘟》,故事是幼儿接触的最多而且也是喜欢的一种文学形式,爱听故事是幼儿的天性,故事总是迟到的嘟嘟内容比较简单,孩子对于故事内容比较容易理解,在活动中利用提问,让孩子理解故事内容,激发幼儿的多向思维,逐步引导幼儿根据生活经验大胆猜测,是幼儿很快融入到故事情节中去,在活动中教师充分的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为孩子提供了宽松的语言环境,效果还是比较好的。
活动最后,我请每天都能早早来幼儿园的孩子说说,怎么才能不迟到,大家纷纷介绍了自己的经验。而那些经常迟到的孩子,他们也说了自己的决心,并且要请爸爸妈妈一起监督他们养成这个好习惯。
大班的孩子处在幼小衔接的特殊阶段,在这个阶段是要为上小学打好基础的,而幼小衔接的关键不在于教孩子多少知识,而是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这样才能为他们的小学学习生活做好准备。《总是迟到的嘟嘟》这个故事非常贴近孩子的生活,孩子们更能领会到故事的意义,也更能帮助孩子找到并且改正自己身上的缺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开始增强准时上学的意识。解决迟到现象,不仅要从种种具体问题入手,更要从认识和态度这一根本问题入手。把迟到的原因归咎于他人或某个具体问题往往是幼儿容易产生的想法。很多次我问孩子为什么会迟到,孩子就会告诉我是妈妈或爸爸的事耽误的,理由说的一大堆,我经常和家长沟通,家长反映孩子吃饭慢,穿衣服磨磨蹭蹭,刷牙都要半个小时。因此,在上课时,我抓住认识和态度这一关键,通过层层深入的讨论,真正使幼儿体会到:要想不迟到,只有改变自己。(幼儿教育)
活动目标:
1、使幼儿知道同伴之间要互相帮助、团结友爱。
2、教育幼儿遇事要动脑筋。
活动准备:
1、幻灯片《元元的帽子》,幻灯机一台。
2、幼儿图片元元的帽子。
活动过程:
1、边演示幻灯,边讲述故事,启发幼儿思考。
(1)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故事,你们想听吗?让我们来听听看故事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
(2) 故事的名字叫什么?故事里有谁?
(3) 故事里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4) 大象是怎样帮元元拿帽子的?他拿到了没有?
(5) 长颈鹿想怎样帮元元拿帽子?拿到没有?
(6) 是谁帮圆圆拿到帽子的?他是怎样拿到帽子的?
2、请幼儿看幼儿看图片,引导幼儿讨论故事中小动物的行为。
我们应该学习大象、长颈鹿的哪些地方?为什么?
我们应该学习小猴子的哪些地方?
小朋友以后遇到别人有困难时应该怎样做?
3、引导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行为开展讨论。
当我们看到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应该怎么办?应该怎样帮助别人?
4、教师小结。
使小朋友懂得以后看到别人有困难时,要主动去帮助、关心他,从小做个爱帮助别人的好孩子。还要动脑筋、想办法,学会如何帮助别人。
活动目标:
1.了解中国地图的外形轮廓,感受祖国疆域的辽阔。
2.尝试在地图上找到首都北京和自己的家乡,大胆介绍自己的家乡。
活动准备:
中国地图、世界地图、北京的资料图片。
活动过程:
一、中国在哪里。
1.出示世界地图,引导幼儿寻找中国在哪里。
师:小朋友们,这是一张世界地图。把一个地方缩小画在纸上就成了地图。请你找找中国在哪里。(让幼儿在地图上指出地图的位置。)
2.观察中国地图的轮廓。
师:中国地图的外形轮廓像什么?(引导幼儿观察地图,说出中国地图就像一只昂首挺胸的大公鸡。)
二、中国真大。
1.找找中国的邻居。
师:请找一找,中国的邻居有哪些国家?(教案:出自::教案网)(请幼儿用手指出,教师用彩笔将边上的国家的轮廓勾勒出来。)
2.对比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大小。
师:请你将中国和周围的国家比一比,说说自己的看法。(引导幼儿说出中国是一个很大的国家。)
三、首都北京。
1.引导幼儿观察中国地图。
师:哪个小朋友知道中国的首都在哪里?请你指出。你是怎么找到的?(引导幼儿在地图上找北京。)
师:北京是中国的首都,是国家领导人办公的地方。
2.请幼儿看北京资料图片。
师:你知道北京有什么吗?(幼儿自由回答,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分别出示相关的图片,如:天安门、长城、鸟巢、水立方等。)
教师小结:北京是中国的首都,有许多雄伟的建筑和美丽的风景,是一个令人向往的地方。
四、我的家乡。
1.请幼儿在地图上找到自己的家乡。
师:你的家乡在哪里?请你在地图上找出来。
2.师幼讨论。
师:小朋友能不能说一句自己的家乡话?说一说家乡有什么美丽的风景和好吃的特产。
感谢您拜读范文资讯网教案频道的“幼儿园大班社会领域教案《总是迟到的嘟嘟》”一文,希望“幼儿园大班社会领域教案《总是迟到的嘟嘟》”能解决您的教案需求,同时,我们还为您精选准备的幼儿园教案大全大班社会专题!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